心靈文章 Column


愛河夢:第三十四章 中學生的困惑 - 學習的目的

愛河夢第三十四 中學生的困惑 - 學習的目的2020.4.19

孫讚福醫師

** 本文歡迎在不修改原文內容情況下轉載。轉載時,請註明引用來源與作者,否則本文作者將保留著作版權之法律追訴權。 **

 

張翰18高三學生,按理說應是正為學測、指考得不可開交的時候,清明過後,卻來小愛河身心科診所初診掛號

 

孫仰看了看張翰自填的初診病歷,抬頭望著他,開口:「什麼問題需要我們幫忙?」英文的標準問句是 What problem brings you here,而且是開放式問句。)

 

張翰沉默了,看著孫仰,不知從何說起

 

孫仰看著他,靜靜等待。

 

這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時節,彼此都戴著口罩,只能目光交會,無法看到對方的臉部表情。

 

都已經來掛號看診!

 

遲疑一會兒張翰說了:「我個性內向,很難交到朋友,在學校只有兩位同學比較要好,他們兩位可以走進我的內心…。上學期大家相處很,彼此對互動良好。但這學期開學後,我發現,他們兩位沒像以前那麼在乎我…,都跟其他同學互動,我覺得被冷落了。

 

孫仰問:「可以問一下,是一般的朋友情呢?還是愛情呢?」

 

愛情是不講道理的,處理來更複雜。

 

張翰說:「友情!」接著說道:「他們以前跟我很好,我也會向他們吐露我的心事。這學期他們比較少跟我相處,都在跟別的同學說說笑笑,我心情很難過…。這種事情,也無法跟家人說失落感很重,一直在心中,讀書讀不下,眼看著大考一天逼近…。」

 

勇敢的青人,人生難免遇到問題,學會,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課。

 

雖然外面仍有幾位病人候診,但對於這位高中生,孫仰還是多花一些時間

 

了解苦惱後,孫仰問他:「你知道你現在的身份是什麼嗎?」

 

張翰說:「學生。」

 

「學生的本份是什麼?」

 

「考好分數,我的爸爸媽媽一直關心我的分數…。」

 

「除了考好分數之外,學生的本份是什麼?」孫仰追問。

 

「考上好的大學…。」

 

這也是世常抱持的見解

 

孫仰更進一步引導:「學生的本份是『學習』!試分數只是幫我們評估自己在這一階段學習的成效。你認為呢?」

 

張翰點點頭。

 

孫仰續道:「那我現在問你,學習的目的是什麼?」

 

張翰:「??????

 

孫仰又問:「人生走這一遭的目的是什麼?

 

張翰有點茫然:「??????

 

大哉問

 

孫仰看著眼前的高中生,人高馬大結實碩,儼然大人模樣,但對這世界的探索,尚是初出茅蘆的小伙子,想起自己年青時輕澀往事,忍不住多說些話

 

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他人!」孫仰停頓了一會兒,最後說道。To serve others!)

 

張翰:「??????」

 

張翰:「!!!!!!」有點困惑似乎怎麼明白

 

目標好像太偉大了!

 

今天是求治被朋友忽略的痛苦,眼前戴口罩的醫師提到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他人,好像離題了。」或許張翰這樣想。

 

時間的關係,孫仰沒讓張翰多想,直接說:「就以新冠肺炎疫情說起…。今天我們很需要口罩,之前台灣每天只能生產130萬個口罩,兩個月口罩國家隊,來自幾百位精密機械廠的師傅們,自願當義工,齊聚努力,兩個月做出了上百台口罩機,至今台灣口罩月產1500萬個,兩可以買九個口罩,近乎天天有口罩帶,減低我們新冠肺炎傳染的機會你看現在你我都帶口罩。」

 

張翰點頭稱是,只是不知眼前的醫師要帶他到那裡。疑惑著!

 

孫仰:「口罩國家隊的機械師傅,兩個月來盡力,終於生出100台口罩機,即使國家要付他們薪水,他們也拒絕,因為他們覺得這一生除了工作賺錢外,有一天他們的工作被整個台灣期盼著為了所有台灣人的健康,他們負重前行。工作不再只是賺錢養家糊口變成了守衛這塊土地的居民變成了服務2300萬的故鄉父老的康康…。

 

有機會回饋這塊土地的眾生,內心滿滿是喜悅,甚至由衷地說:「能對台灣盡一份力,非常高興!」

 

孫仰續道:「一生的學習,不就為了服務眾生嗎?服務的對象越多,被越多人需要,生命就越加光彩,回顧一生,更覺無憾,不是嗎?」

 

張翰思索著…。

 

孫仰再道:「我們進大學,不管進到什麼科系,理工、商業、法律、文學、地理、醫藥、生物…,甚至藝術表演、美術、音樂…科系,將來進到社會後,也是為了服務他人,滿足他人的需要嗎…

 

啊!只要進入團體,就會有相處的問題。依你的描述,我推論一班42人,你只跟這兩位同學談心交好。你自述個性內向,比較不容易交朋友。所以一旦可的人,我猜其他同學也樂於與他交好互動。」

 

張翰看著孫仰,不自覺點頭。

 

孫仰說:「就好像數學函數,你是一對一,但他們兩位是一對多,可能是一對十,或一對二十。換句話說,他們兩位是你在打鼓中學的全部社交生活,但你可能只是他們社交生活的十分之一,甚至二十分之一。你同意嗎?」

 

張翰點了點頭:「嗯!」

 

學期開學,隔了一個寒假,大家久未見面,本來就有很多話要聊。加上情緣故,延了兩三才開學,這史上最長的寒假,大家總有許經歷、感受要分享。

 

孫仰說:「你只想找這兩位知心同學分享,但不止你找他們,很多同學也找他們,所以他們很忙,只能分一小部份時間給你,因此你了,覺得他們寧可跟其他同學聊天,故意冷落你…。你甚至開始懷疑上學期,你是否做錯什麼,讓這兩位知音不再像以前那樣接近你,會這樣嗎?

 

「張同學,你現在高三學生,時間很寶貴。友情很重要,一輩子都是如此。但目前的學習狀態將影響日後你上那個學校科系。考比較高的分數,會讓你進到比較好的學校科系,遇到比較棒的老師、同學、學習環境,這些都會影響你日後的學習與人生。」

 

孫仰問:「最近你有看到呂若瑟神父、范鳳龍醫師的故事?」

 

張翰微微搖頭。

 

孫仰說起近日網路新聞與查維基百科的內容…

 

范鳳龍醫師,出生在斯洛維尼亞,義大利東北方的一國。年青時學習醫學專業,後來隨著天主教靈會的腳步來到遙遠的中國雲南服務病苦的眾生,後來中共建國,因共產無神論緣故,他們被驅離中國,輾轉來台

 

他們不住生活便利的台北他們去到彼時既偏遠又貧困的宜蘭羅東,去傳天主的愛,去服務苦難眾生

 

外科開刀是范鳳龍醫師的專長,在台十年開刀無數,不管開刀到多晚,隔早早查房。貧苦的病人住院,他不收錢,還叫人買牛奶給病人喝且不准護士告訴病人牛奶是他買的。要開刀沒血可的,捲起袖子,抽自己的血給病人

 

他們的一生,是光彩的,是愉悅的。或許物質上,不夠豐富,但內心滿滿的喜樂。因為他們滿自己的願,服務眾生,也被眾生所需要。人生沒白走這一遭。

 

神貧、貞潔、服務的天主教士三大聖願,靈另外加上「服務病人」一願,不分男女老幼,不分貧賤富貴,一視同仁。

 

會的這些神父、醫師,一生在台灣傳教,同時服務受苦的人們,不求名利,不求聞達。難怪前一段時間,呂若瑟神父曾任靈會台灣區會長,創辦澎湖啟智中心與羅東啟智中心,專門照顧許多台灣人甚至不願照顧的失智、殘障者…。)得知義大利故鄉的神父朋友、同學,許多人死於新冠肺炎,心中難過,除了禱告天主賜消災,也希望能在兩內募款兩仟萬,在台灣或他國購買口罩、呼吸器…等醫療用品,援助疫情災區的義大利。

 

台灣的俚語:「吃人一口,還人一斗。」這正是台灣報恩的時候。202041日那天,呂若瑟神父期待14天內募得兩仟萬。現場捐款外,同時開放銀行郵局的轉帳捐款。

 

誰知清明三天連假中,就有成千上萬前往宜蘭現場捐款共兩仟萬

 

清明連假一過週一銀行郵局捐款帳戶統計,乖乖隆地咚!竟收到一億的轉帳捐款神父趕緊宣佈募款終止,請把錢捐給其他有需要的單位。

 

然而宣佈停止捐款的時間點之前,那一天銀行郵局已經又進來了三仟萬,總共募到一億五仟萬。

 

這是台灣人的心意,滴水之恩,湧泉以報。

 

我很高興,在看到呂若瑟神父籲請捐款時,當晚就手機轉帳,把錢捐過去了。聽說現在捐款帳號已經停止捐款,想捐也捐不進去了。

 

 

 

娓媚道來范醫師與神父的故事後,孫仰看著張翰說:「張同學,你今天認真學習,考上理想的大學科系,日後在你專長的領域服務大家,就像今天我以精神科療專業服務你一樣

 

這是學習的目的!

 

孫仰溫和地說道:「張同學,我知道你現在覺得被好友冷淡忽略,感到難受,但我推論他們兩位沒有故意忽略你。只是你喜愛的朋友,其他同學也很喜愛,他們兩位很忙。等到要分一些時間給你時,你或許一付委屈愁苦…。他們跟你一樣只是十七八歲,可能不知如何處理朋友的情緒,心想許讓你靜靜,慢慢就可以消化這些情緒…。」

 

最後孫仰開立一週抗鬱劑張翰,告訴他:「吃點藥,可以助你比較快走出這負面的情緒。你的未來很長,後面有五十年、七十年的人生等著你,你要一直學習下去,然後在你的領域去服務眾人。」

 

加油!